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

BIM與建築全生命周期維運規劃(二)

_DSC9649.jpg
BIM在驗收階段的運用
然而,任何建案想要落實規劃與成品的一致性,朱國權認為,建物完工後,在交給業主之前,各系統一定要進行完整的實際測試,以再次確保各系統跟BIM的模擬無誤,另外也需運用3D全像攝影(Holography)對建物實體進行掃描,並把它再套入BIM去比對,看與模型是否有落差,每個管線、設備的標示是否一致、到位,確保未來的可共同維護性,甚至還須將該建案的維運人員、定期的維護計畫、維運政策、維運費用、教育訓練文件、故障分析程序、各種狀況的應變SOP,乃至於竣工圖、施工圖、維護手冊、設備零件表等資訊正確而完整的編進BIM裡面,讓BIM作為未來維運者最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
BIM與維運團隊的養成
在驗證、確認BIM可作為實體的基準後,朱國權強調,接下來就是要利用這個實體基準培訓未來的維運管理人員。就像是飛機駕駛員在正式飛行前必須經過反覆的模擬飛行,朱國權認為建築物的維運人員在培訓上也應利用BIM的3D實境效果來模擬所有的維運流程、動線安排,減少未來現場實際操作的生疏與錯誤,尤其大型資訊機房這種關鍵、重要、不容許有差錯的建物空間更需如此。甚至有了BIM,資訊機房要進行例行性的設備檢查時,也可以透過它模擬進行,而不再需要先讓機房停機。

想看更詳細的內容嗎?快到HomeMesh居家市集吧!!

加入LINE@掌握資訊?https://goo.gl/gPyoJv

追蹤IG看美圖?https://goo.gl/iNUd3f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